印刷油墨過程中油墨故障及解決辦法
一、粘臟及背面蹭臟
由于油墨干燥太慢、油墨太軟、太稀而且給油墨量太大,造成印好的一張印刷品上的油墨粘臟了上面一張紙的背面。這種現象大多數發生在印刷品上油墨較大的實地(或暗調)部分。粘頁、粘貼、成塊(俗稱貼成一塊)是粘背的最嚴重現象,這是指印好的一堆印刷品粘連在一起的情況。第二面壓印粘臟是指第一面印好后立即印到第二面,結果印刷中出現粘臟。
目前解決印刷品背面粘臟,一般采用下面的措施:
?。?)使用快干油墨,對于卷筒紙膠印機來說采用紅外干燥器。
?。?)使用預防背面粘臟的噴粉。
?。?)采用隔涼架,減少堆紙層高度。
?。?)對粗糙的紙張采用加大印壓減少墨量的方法印刷。
?。?)控制潤濕液的PH值及用量,防止油墨乳化。
?。?)調節車間溫、濕度并對印刷色序重新安排。
?。?)圖文的實地面積過大,印后加強通風。
?。?)調整干燥劑用量。
?。?)采用防粘臟劑或加粘襯紙的方法。
二、油墨晶化(玻璃化)
所謂"油墨晶化"是指兩色油墨的印刷間隔控制不當,先印的油墨已經干固才疊印后一色油墨。由于干固的墨層粘性和被油墨潤濕的性能都很低,因而下一色油墨很難附著在上面。
一般地,這種現象發生在單色膠印機的油墨疊印中,為了不發生油墨晶化故障,通常使先印的油墨層必須具備以下條件:
?。?)保持一定的潤濕性,能被后印的油墨潤濕而附著。
?。?)保持一定的粘性,和后印的油墨產生粘附力要大于后印油墨的內聚力。
?。?)控制干燥劑(燥油)的使用量。
如果出現了"油墨晶化"的印刷工藝故障,可用細紗布磨擦印品油墨表面,使墨膜表面粗糙,增加毛細吸附力來提高油墨疊印效果。對于印刷幅面較大、批量大的"油墨晶化"印品,最好先在油墨表面疊印粘度高的調墨油,利用它的強烈吸附作用,附著在干固的墨層上,然后以它為媒介,使后印油墨很好地附著。
處理方法:由于印數較大所以只好先罩一遍油,然后再進行印刷。切記下次投印時一定要做好計劃。
三、油墨因素引起的花版
?。?)油墨粘度過大,使版面產生花版。油墨粘度過大,除了使印跡轉印困難外,還會破壞墨層中間斷裂的條件,使版面剩余墨層不足,因圖文部分裸露受磨損造成花版。
處理方法:適量加一些撤粘劑,降低油墨粘性,但不要讓油墨流動性增加太多。
?。?)油墨粘度過小,使印版糊版,粘度小的油墨易乳化,造成浮臟,油墨不能正常地轉移,使墨輥、印版和橡皮布上逐漸堆積顏料顆粒。當顏料顆粒在印版上堆積到一定厚度時,就會引起糊版,有時因版面剩余墨層不足造成花版。
處理方法:適當加進一些0號調墨油。
?。?)油墨流動性過大會使網點擴大變形油墨流動性不足使印版產生花版,油墨流動性過大,則墨層易鋪展,使印跡幾何尺寸擴大,網點不能正確復制,油墨流動性不足往往傳布不勻,造成印版著墨不足而花版。
處理方法:根據油墨流動性可選用不同的調墨油。
